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关于探究一项新事物

许多人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不同渠道涉猎到某一个技术性名词或者话题性概念,而且有兴趣去探究它,但面对海量的信息通常感到迷茫,难以厘清事物的脉络,由此甚至给到自己一种无奈的压力,最终掩耳盗铃般的一句“我生活中不需要”而放弃探究或者是仅仅在弄懂表层概念后而因上述问题没有理解深层内含导致错失接受一些好的事物。
这个问题我想是比较有价值来思考一下。
1、什么是好的事物?
2、为什么要探究究好的事物?
3、怎样去探究?
依旧是传统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三段论,重要的是第三层面。

1、什么是好的事物?

看过我前面文章的朋友应该清楚,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对“好”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不同经历会导致认知差异,也就是评价事物好坏的标准不一致,即使是你认为的社会共识问题。这里不妨对要研究的事物分下类,一种是社会已存在但你不了解的事物,一种是刚兴起的新生事物。
前者相对明了,这种事物通常标准已定,要做的只是匹配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现实需求,进而定义其对自身否是为“好”,然后再针对性的探索。
回到后者新兴事物上,因为没有约定俗成的标准,所以难以定义“好坏”。那这时不如用“不坏”这个标准来界定,因为“好”的概念相对模糊,而“坏”的共识却相当清晰,也就是法律。因此,不如化用民事中的一种说法:“法无禁止即可为”。
为什么定义这种看起来极端化的概念原因有二,一是事物的发展性,新兴事物的发展需要社会参与者的共同检验,这个过程遵循“优胜劣汰”和适应社会进步的基本的“好坏”验证规则,而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例如哥白尼因持日心说被教廷烧死的例子,封建当局的法令禁止的事物都有可能被时间验证正确,因此没有理由不去验证一个“法无禁止”的事物,特别是在一个创新的时代。
二是创新的包容性,每一个概念或者发明的产生都是一小撮人的意识觉醒,好比人类进化中积攒的有益变异,先变异后选择。类比到这个话题,应该是先提出(包容)再检验。创新是发展的基础,当然这里侧重是技术创新而非模式创新。
通过以上不难归纳出结论,对于“好”事物的态度应该是已有的匹配自身需求,新兴的积极探索验证。

2、为什么要研究好的事物?

通常要回答为什么这个问题,直接要探究的是你对未来生活的理想状态如何,而在此之前,还需要探究你对世界整体的认识到了何种层面,两者是相关的。这里先假设对世界的认识是全面的,那不妨围绕四种基本理想需求展开。
第一种是“人生分已定,富贵岂妄来”,即自愿或被迫的不强求物质,任自然发展,我自求任命,多少有点“躺平”的意思。这里倘若再有研究的需求,可能仅限于了解(非理解)的阶段。
第二种是“素其位而行,愿乎其外”,我做好本质工作,有额外的事物我也不排斥,看周围环境的引导来决定探索的深度,这类需求通常是会最有突变性,可能会在一瞬间觉醒,进而强烈而渴求的探索,意图提升自己认知水平和财富积累,当然也可能随时间迁移去向第一种。
第三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意指FIRE运动的状态,通过降低物欲、过极简的生活,来迅速攒够一年生活费的 25 倍,早早在 30 岁出头就退休,过上闲适的生活。此种情况对事物的探究需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fire之前的需求性探索,以期获得足额财富或后续稳定收益,第二阶段是兴趣导向的非物质探索。这两个阶段我认为都必须存在。这种需求下前者在于提升财富,后者在于发扬兴趣。
第四种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就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探索精神,无论做到何种水平,都想要在事业或认知上更进一步,如此研究每个未知事物的需求都是强烈的存在,这在人群中有一定数量。
所以不同需求的探究都能找到符合自身期望的价值,也是我们探究事物的意义。

3、怎样去研究?

研究的方法通常因人而异,从上述第四种状态的角度上简述一种思路,其它三种在此基础上做减法即可。举一个偏技术型概念的例子:
首先是粗了解,也不用搭什么框架,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各种视频平台、文字问答平台、社区论坛等查找这个概念的内容,而且不停更换关键词查找,目的是粗泛且快速的吸收。这时候不强求每个提到的词汇都要理解,而是要将出现的高频词汇、概念等通通记录下来,以备后期的进一步完善。
这个时候遇到的问题通常是这样:明明都是讲相同的话题,但不同博主的文章或视频讲的内容大相径庭或者千篇一律。有的讲的全是官话,各种技术名词层出不穷;有的全拿大白话举例,感觉一点也不真实;有的照本宣科,貌似找了本教程对着滔滔不绝,而且伴随着吸纳的东西越来越多而越来越乱,这一般就是开始时的最大阻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一是真正懂得人他太懂了,所以根本没意识到你不懂,所以造成了听着牛X,但听不懂;二是觉得懂了的半吊子,似懂非懂,根据自己的理解编译成大白话,也不验证的就往外输出;三是完全不懂的傻X,纯粹蹭热度,这里找个概念那里学点说辞,再起个“亮瞎眼”的标题就来骗流量。
这个粗了解的过程半天就差不多,到这也在大脑里有了个大致的概念,并且出现了上面说的这个问题,那这个时候就可以整理框架了。
一个好的框架结构我认为通常包括五个层面:底层逻辑、技术原理、发展现状、(生态延申)、未来前景。
这种系统性的研究是比较费时间的,其实最省时的方法就看书,一到两本,因为指导性的书籍逻辑结构通常很规整,细节相对完善,内容层层递进,易于前后贯通。具体可以先从知乎或视频博主的推荐开始,得到书名后再去豆瓣或微信读书等app看一下其他读者的点评,此时再重点关注一下书的出版日期、作者,选出一两本合适的书。
这个过程一般在两天左右,到这个阶段已经差不多有三成的功力了,已经天然的诞生出基础的分辨优劣的能力,能看出哪些人是泛泛而谈,哪些人是有真材实料,这个时候就需要对照优质的视频主验证和提升脑海中已有的认知,同时找出粗研究阶段记录下来的不解词汇或概念,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去消灭这些盲区。当然也可以继续看书研究,但我的感觉是视频更直观一些,这个可以因人而异。
这里简要提一下怎么找优质视频博主,首先是看他的教程有没有一个系列,因为这能看出他的研究或本身的技术水平是不是连贯;其次是看他是否剪辑过重,每句话都需要剪的慎看,话都说不溜还谈何输出观点;最后是看他结不结合实操,干讲的理解起来也相当费脑。
如此下来基本上对这件事物有五成的认知把握了,这时候的状态通常是这样:脑海中一会觉得自己的认识较为全面,上下的逻辑比较顺承;一会可能觉得不清晰的点依旧很多,认识上很朦胧。这其实是一种快速吸收后的正常反应,解决的方法最好是实操一遍。技术性的概念不用多说,根据前面的探究和视频教程走即可;话题性的概念可以做个角色代入,把自己带入已发生的事件当中,把自身认知当作变量走一遍,也能起到实践的作用。当然验证实操的过程不可投入过多资金,验证清楚自己的认知模型即可。
以上探究后,若发觉自身对这一事物确定充满兴趣,就需要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书籍、视频、文章、培训课程、社群探讨等等方式,力求认识更加完备的基础上保持对其拓展和创新的发展层面的敏感性,成为参与者、见证者和收益者。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zh_CNChinese